主页 > 自动化 > 如何评价导演许鞍华?

如何评价导演许鞍华?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如何评价导演许鞍华?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许鞍华的影评,恰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许鞍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首屈一指的人物,1979年以《疯劫》打响了新电影的第一炮,自此香港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关注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问题等题材的电影,为香港繁荣的电影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疯劫》作为许鞍华的处女作,其拍摄手法和故事在今天看来可能会稍显陈旧(据她自己说是在学习模仿波兰斯基),可是该片却无疑彰显了许鞍华的拍片天资,主观摇镜头,客观长镜头,多重叙述视角,光影的运用,升降机位的调度,这些都深刻地营造出恐怖片咄咄逼人的气质。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取材于香港发生的一起真实凶杀案件,编剧陈韵文对素材做了巧妙的改动,原本凶手为男死者的未婚妻,影片当中则改成了疯子,悬疑点也由此而来。同样是在新浪潮期间拍摄的另外一部作品《投奔怒海》,场面掌控上相较于《疯劫》就更加成熟大气,该片可谓摄人心魄,荡气回肠,也因为此片,又联系到许鞍华终身未嫁的现实,让人不得不对她的取向产生兴趣,这当然是无聊的八卦之谈,可称其为女汉子却一点不为过,她的镜头是及其冷静又冷酷,开场甚至是纪录片的记叙方式,影片讲述了日本记者在越南解放之后实地体验到人民生活疾苦民不聊生受尽压迫的状态,饱含政治映射,叙述场面宏大,颇具史诗气息,大场面调度上和《疯劫》比精彩许多,比如开片越军进城的三分钟长镜头,运镜和人物走动可见功底,中景平拍到仰拍,再到全景俯拍,最后又以林子祥的客观中景平拍结束,非常流畅,解放后越南同庆景象一览无遗。

不仅是《投奔怒海》,联系到许导的其他电影,我们也几乎很难看到她作为一名女性该有的细腻敏感,与同为香港女导演的张艾嘉、张婉婷、罗卓瑶相比,许导可谓技高一筹,她更多地隐藏着自己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影片不是全副精力关注曲折爱情和缠绵情调,而始终贯穿浓重的“家国情怀”。她是思想型导演,以悲悯情怀冷静观照世界,作人本关怀,现实批判,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讲述时代、历史的厚重与悲凉。沉重地,但是疏离地讲述,从容不迫,还其本象。可以这样说,许导从来不会去刻意煽情,她只是在镜头下客观地记录人的命运,纵观她三十余年的拍片生涯二十五部作品(除黄金时代),许导的主题从来都没有离开对大环境下人的关注,这也是我如此钟爱她的原因之一,她提醒我们思考自己所在环境下的状况,却也不使人绝望,因为她的电影中总有那么一个入世的好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绵延而不绝于落魄,不厌于生活之琐碎。

如果你偏爱纪实风格的影片,许鞍华是华语片导演中最值得研究的不二人选,之后的《倾城之恋》(1983)、《书剑恩仇录》(1987)、《香香公主》(1987)、《今夜星光灿烂》(1988)、《客途秋恨》(1990)、《上海假期》、《极道追踪》(1991)、《少年与英雄》(1993)无一不延续了写实风格。

而1994年的《女人四十》则创下她作品中新的高度,影片以轻喜剧和纪实风格为基调,描写了年逾四十的香港妇女在应对家庭、工作和老人三方面问题中如何斡旋的故事,实为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缩影,四十岁的女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最难当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里面恰好处于现代文明与传统习性冲突的交点上,相处间最需要包容和理解,许鞍华很懂得抓住观众的G点,不刻意煽情,情感自然娓娓而来,中国女性的隐忍自持牺牲和大爱全部糅杂在里面,最终成为一句“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也正是因为此片,许导的奖项接踵而至,女主角萧芳芳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影片获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女主角、男配角、摄影奖;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编剧奖。

1997年许鞍华挑战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开始拍摄文学改编题材,从这一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许导选角色的犀利眼光,虽然有梅艳芳、黎明这样个性鲜明的大明星,但其毕露锋芒也与书里面曼路和世钧的气质很符贴,吴倩莲素寡的清纯形象也像极了曼桢,葛优的猥琐气质更是对鸿才这个名字的逼真诠释,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世钧还手套和结尾餐馆重逢的那两场戏,但我仍认为它是文学改编的一部成功作品,整体观感也如同张爱玲的书一样,唏嘘又感人,尽管它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如果不算上尚未上映的《黄金时代》,恐怕许导目前格局最大的影片是1999年拍摄的《千言万语》,又是一部涉及政治题材的影片,横跨香港风云变幻的二十余年,讲述了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年轻人在政治动荡下个人理想和感情无处安放的失落感,许导自称这是她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拍的非常沉重,声嘶力竭,“故事中的政治事件,已不重要,而是用来作为背景真实的根据,来表现某种情绪,就是一种不安、躁动、理想的破灭,再加上种种人生的不幸,变成一种比较富悲剧性的东西,而在悲剧性当中唯一可以获取的,就是人的回忆”。

接下来的几年可以说是许鞍华的创作低潮期,除了2002年的《男人四十》收获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提名外,其他成绩平平,而这部男人四十也是一部中庸之作,除了带点文学上的叙事趣味,并不撼人。

但是08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却是一部足以让她跻身大师系列的影片,讲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与孑然一身的老太成为朋友的故事,虽然镜头上带着电视剧般的粗糙感,可是却为纪实感的加强添色不少,弱化戏剧性,几乎没有冲突,却给人带来极强的共鸣,生活细节的扑捉可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让人感叹人间悲凉从无常生活中来,到彼此依偎取暖的温存中去,这样的伤感不会让你流泪,却必定让你念念不忘。情感渲染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如潺潺小河,一股温情脉脉地流进心田,灌溉人之本性,心花便在其中开出了漫山遍野。许鞍华感言此片 “重新建立了我对电影、对这个世界的信心”。

有趣的是,许鞍华曾经为《视与听》选了她个人影史的十佳:1科波拉《教父2》,2波兰斯基《唐人街》,3黑泽明《七武士》,4费里尼《大路》,5成濑已喜男《浮云》,6塔可夫斯基《镜子》,7候孝贤《童年往事》,8安哲《雾中风景》,9阿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0茂瑙《诺斯费拉图》,唯一入选的一部华语片是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可见此片对她影响之大,我相信这部影片对她后来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回归对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关注。

如今许鞍华已过耳顺之年,在锵锵三人行里面窦文涛问她说:“许导,听说您在香港并没有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许鞍华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吃惊,说:“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租房子一样可以住,买了你也没有拥有它啊。”许鞍华对物质生活并没有什么要求,她甚至很吃惊房子是个人在世界生存的必需品。现今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辈的导演中,也只有许鞍华依然保持着拍片的独立性,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她的影像风格也从前期至后期渐趋平实而有深厚意蕴,这是我越来越喜欢她的原因之二。

在华语片导演中,许鞍华可能是涉及题材最广泛的一个,涵盖惊悚,武侠,文学改编,自传,社会现象,政治变迁,女性议题等,在艺术追求上,许鞍华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意味,因为许鞍华,让我几乎诚实地相信生活是善意的,温情的,悲凉的,感人的,有趣的,勤勉的,宽容的,诗意的,悄悄的,日复一日无声的,在她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找到生存的力量。

二、许鞍华风格?

许鞍华每部片里几乎都是大牌云集,她说拍文艺片并希望拍出来以后能卖座的方式是用大牌演员,她从不排斥用明星或者偶像。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如此超强的演员阵容。

早期追求强烈戏剧效果和特殊题材的风格化影片,到中期与文学作品或原创剧本紧密结合、突出表现人物之间关系冲突与张力的作品,再到后期化繁为简、弱化情节冲突、强调日常生活感受的小人物题材,能够看出许鞍华越来越倾向于日常叙事的表达,留存普通人物的生活真味。

三、许鞍华导演?

许鞍华,1947年5月23日出生于辽宁鞍山,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国香港著名女导演、监制、编剧。

1990年拍摄半自传电影《客途秋恨》,并夺得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奖。2011年获得亚洲电影大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5年3月25日获得第九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同年4月12日在第六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上获得年度港台导演奖;同年4月19日凭借《黄金时代》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2018年4月15日,凭借《明月几时有》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9月8日,参演的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在浙江卫视播出。2020年7月20日,获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四、许鞍华是否算电影作者?

许鞍华喜欢将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我看过她的《半生缘》和《第一炉香》,较之小说情节,许鞍华并没有在电影情节上做大的改动,二次创作的成分不算高。把张的小说拍成电影,最成功的是李安的《色戒》,这部电影的内容就比原小说要充实的多,也加入了许多导演自己的思想,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情节更加丰富,也更能体现李安电影作者的身份。许鞍华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足,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两篇小说本身比较完整,可供二次创作的土地不多。

五、许鞍华作品风格?

许鞍华的多部影片都借用声音和影像再现历史,或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体裁讲述普通人的欢喜忧愁。

她常以纪实手法拍摄影片,描述的事件也多是有真实个案的,这样一种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更能体现许鞍华的悲天悯人情怀,不需要刻意刻画美好,只是将真实的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者自己评论、感悟。

六、如何评价许鞍华的电影风格?

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电影带来的世界17

看了那么多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感觉《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是最好的。犹如陈年老酒,醇香浓郁。

对香港电影的印象,一直都是恩怨情仇,警匪大战,流氓大亨,富贵逼人,种种或轰轰烈烈,或嘻哈搞笑类型。就算是许鞍华擅长的张爱玲题材影片,也觉得海派不足,港味有余。比如不久前许导演的第三部张爱玲戏《第一炉香》就褒贬不一。

但这部《天水围的日与夜》,不仅是许导演翘楚之作,还是香港电影的一股清流。

海报

一、电影梗概

《天水围的日与夜》几乎没有故事,整部影片90分钟绝大部分时间是以贵姐(鲍起静饰)及儿子张家安(梁进龙饰)的单亲家庭,以及独居阿婆梁欢(陈丽云饰)的生活琐碎片段拼凑而成。

电影像是漫无目的地描写两家人的生活:上班、下班、买菜、烧菜、买报纸、放暑假、参加喜宴、去丧礼、探病、买电视、维修电器等,然而这一切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一模一样,容易让观众产生参与其中。

《天水围的日与夜》英文片名为《The Way We Are》(我们就是这样),似乎更贴切。

二、特色在于细节

影片中,三个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是悲情的:婆婆丧女,女婿再婚,没法常见到孙子,一人孤独地生活;贵姐丧夫,从年轻时就扛起家中经济重担,直到成家立业,不曾喘息;家安丧父,物质生活不富裕。

他们都承受着一定的沉重,但并没有顾影自怜,或自怨自艾,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并且内心深处觉得这很自然,这是生活的一部分,没什么可悲的。

母亲念叨儿子怎么不去那家买报纸有送面纸的商店,而是去另一家店买;之后,儿子买报纸回来,顺手把面纸拿出来放一旁,但他也没刻意和母亲提及,就是这样默默地顺从、记得母亲所说的小事。

母亲生日宴,兄弟姐妹玩麻将,顶替嫂子输了钱,贵姐自掏腰包,弟弟送的月饼券会兑现。她深知“长贫难顾”这个道理,只要母子俩照顾好自己,就可以守好应有的尊严,活得舒舒坦坦。

得知母亲入院,她只是紧张了一下,然后很无奈地回答了一句:我知道了,不过我现在过去也没用,医院有医生护士了,你回去吧。她选择的关心方式是隔天煮了一碗粥让儿子带过去。

儿子家安暑假在家,早上起床后就开始看电视,中午不吃饭,看累了再睡,黄昏母亲下班回家等着吃饭偶尔帮一下忙。虽然拒绝了朋友唱K吃饭的邀请,觉得不上街就不花钱,但也没有因家境清贫而自卑。和母亲言语不多,但也不是非常反叛。

剧开始的家安做的事是,不花钱去同学家玩、回学校参加活动、接到亲戚电话马上转告母亲、按母亲吩咐到楼下买东西、无论如何都回家吃饭。

阿婆生活拮据,是一个独居老人,女儿去世后女婿组建了新家庭。她疼爱的外孙无法常常见面,因此她很孤独。

贵姐经常会帮助阿婆,好像买油、搬电视、换灯泡。比起无意义的请假去看望入院的母亲,她更愿意休息花半天时间陪不懂坐车的阿婆去元朗看望孙子和女婿。但对于阿婆的好意相赠,也没有过分推辞,当受尽受。

曾经受惠于她,且现在经济条件高出许多的兄弟,平日里似乎不太关心她,但在家安需要支付高昂学费的时候,很自然地说出,不用担心,有我们。

就连那位阿婆的前女婿,后来对阿婆说的话也有几分感人。

人非圣贤,但也不尽是“白眼狼”。大多如此。

亲人邀请她们母子中秋节一起欢度,但是她更乐意邀请孤独的阿婆来自己家里过节。

故事的结尾是中秋夜,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两家人一起过节,简单却快乐。生活会祥和地度过每一个日与夜。

中秋节

三、影片的产生

天水围是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区里的一个社区。它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比较大的住宅区,有许多楼房成排耸立,轻轨列车穿插其中。

天水围的特色是大陆移民很多,文化夹处于大陆与香港之间,有点三不管地带的味道,衍生许多社会问题。

2004年,天水围连环发生几宗家庭悲剧,引起全港关注,许鞍华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天水围地区发生的种种惨剧,就萌发了拍摄一部电影的念头。她为了搜集数据,跟随一位元朗区社工,入区体察。

不过,当她接触过该区居民,发觉他们并没报道形容那样悲,所以决定用写实手法去描述这里的人与情,不想再标榜“悲情城市”之类(虽然那部影片最终还是拍摄了,就是在2009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映的《天水围的夜与雾》)。

在那之前,她的学生吕筱华(新闻系一年级的学生)给了她一个剧本。故事是讲母子俩的生活,没有什么商业元素,但她却很喜欢。于是就将《天水围的夜与雾》放在一边,等有机会再去拍。

不过许鞍华透露,最开始的剧本里,故事并不是发生在天水围,只是一段时间后,她决定做一个新的尝试,将这个剧本和天水围结合起来。

剧本有了,却没有资金,许鞍华随即拍摄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不但找来了周润发,还力邀内地女明星斯琴高娃和赵薇助阵。但最终电影只收获了口碑,票房却平平,许鞍华的两部合拍片(指《玉观音》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都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内地观众。后来许鞍华去找了王晶,王晶看完剧本以后很感兴趣,就投资了100万。

有了钱,接下来就建剧组,影片被定位为电视电影,片长只有90分钟。要想在预算内完成作品,就不能选择名演员,许鞍华打定主意拒绝明星。

一开始剧组在网站、论坛和各大高校都招募了许多演员,最终饰演儿子的梁进龙19岁,中学刚刚毕业,在姨妈的股票行做事,无论是从气质还是外形,许鞍华觉得梁进龙最为合适。而另一主演鲍起静与许鞍华并不陌生,她俩在《千言万语》中就曾有过合作,在那部电影中,鲍起静饰演李康生的妈妈。女配角阿婆的饰演者陈丽云是亚洲电视的一位资深演员,已经演了40多年戏的她,其实已经进入了半退休状态。

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堪称完美,许鞍华没选错人。印象中,除了一个张家安的男同学的表演有点夸张外,每个演员表演的都很好。鲍起静更是戏骨风范,炉火纯青。

鲍起静

拍摄时许鞍华采用了高清设备进行拍摄。其实有美学方面的考虑,高清的纪实感会更强。而《天水围的日与夜》是许鞍华第一次尝试用高清拍摄电影,拍摄全部是实景,没有搭建摄影棚,而母子二人的家,也延续了一部分当地居民的陈设。不过由于拍摄匆忙,许鞍华并没有和当地居民有深层次的接触。

影片筹备一个月,拍摄用了14个工作日,还用一天的时间拍摄了关于中秋节的纪录片,后期做了3个多月,光剪辑就用去了2/3的时间。影片中出现了许多吃饭的镜头,甚至可以用不厌其烦来形容,无论是家人间的晚餐,还是亲戚间的筵席,前后差不多有将近10场戏都是在描写吃饭。

没想到的是,此片一炮走红,荣获香港金像奖4项大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但也不得不说,获金像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及东京电影节亚洲电影奖的《天水围的日与夜(The Way We Are)》,也是叫好不叫座。该片2008年在香港放映,影院场次安排极少,而且至今没在大陆地区上映。

不久后,许鞍华又推出发生在天水围的真实故事,犯罪题材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Night and Fog)》,由任达华与张静初主演,完成了她当初的心愿。

四、许鞍华导演

许鞍华(Ann Hui,1947年5月23日—),香港电影导演、监制、编剧。祖籍辽宁鞍山,她的父亲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日本人。其执导的影片《客途秋恨》(1990)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

许鞍华于香港大学进修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英深造,在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课程。作为一名女导演她曾先后3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及其它奖项不计其数,是香港金像奖史上获奖最多的3个导演之一。还于2008年9月18日荣获了第19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她也是获得此奖的首位女性导演。

许鞍华

许鞍华的电影作品涉猎多种不同范畴,包括:文学改编、武侠巨著、半自传体、女性议题、社会现象、政治变迁、以至惊栗电影。

1979年,执导电影处女作《疯劫》,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之一,获第17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

1980年,与萧芳芳合作喜剧恐怖片《撞到正》,将多视点结构与特技镜头、科幻气氛融为一体,尝试摆脱传统香港电影叙事模式。

1981年,执导《胡越的故事》,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82年执导《投奔怒海》,获第二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个奖项,并获邀参加戛纳影展,受到国际注目。两片与《来客》,均涉及越南战后的难民问题,并称越南三部曲。

1984年,开始对文学电影化的尝试,拍摄张爱玲同名小说《倾城之恋》。与1987年在大陆拍制的《书剑恩仇录》均属此类。

1988年,联手林青霞吴大维拍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

1990年,拍摄半自传电影《客途秋恨》。

1991年,与刘德华合作拍摄电影《极道追踪》;同年携手刘嘉玲执导电影《上海假期》。

1992年,再次执导拍摄电视剧《狮子山下》之《归去来兮》。

1994年再度与萧芳芳合作《女人四十》,获第32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4个奖项;获第1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6项大奖;同时更为萧芳芳赢得柏林影后的殊荣。

1996年,联合黎明吴倩莲梅艳芳再次拍摄张爱玲作品《半生缘》。

1999年,与李丽珍黄秋生李康生谢君豪合作拍摄电影《千言万语》,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第36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导演和女主角在内的5个奖。

2001年,拍摄电影《幽灵人间》,获得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同年执导由张学友梅艳芳林嘉欣出演的电影《男人四十》。

2003年,与赵薇谢霆锋合作拍摄电影《玉观音》。

2006年,执导由斯琴高娃周润发赵薇出演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8年,拍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2009年,执导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

2010年,携手吴君如拍摄电影《得闲炒饭》。

2011年执导的影片《桃姐》在第48届金马奖上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刘德华)和最佳女主角(叶德娴)3项大奖,也是许鞍华继1999年凭借《千言万语》获得金马最佳导演之后再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殊荣。

2014年,联合汤唯拍摄电影《黄金时代》。

2016年,执导文艺动作史诗巨制《明月几时有》,并入选中国影协2017年度10部优秀影片。

2018年1月,凭借《明月几时有》获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提名。2月,凭借《明月几时有》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九届国际华语电影节金龙奖最佳导演奖。3月,获第二届马来西亚金环奖终身成就奖。

同年,执导电影《第一炉香》。

2019年,与朱嘉懿联合监制由麦曦茵执导的电影《花椒之味》。

2020年,获得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客观的说,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中也有不那么出色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或者说,一个优秀的导演不是说Ta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

令人敬佩的是,许鞍华导演不断进步,不停探索,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四无人士,无婚无育无房无车,一生专注一件事。

七、如何评价许鞍华的导演功力?

谈到许鞍华,可以说的太多了,以下我尽量做到简短。

许鞍华是香港影坛一位重量级的女性导演,毫不夸张的说,许鞍华是唯一可以在香港电影圈里与男性导演抗衡的女性。和王家卫相比,同样是游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导演,由于她早期作品类型过多过杂,所以许鞍华在探索自我的路上走得比王家卫艰辛。直到《女人四十》(这是划分许鞍华前后期作品风格的一个分水岭)她才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许多人喜欢把港台的几位知名女性进行横向比较,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张婉婷,张艾嘉。我认为张婉婷,张艾嘉和许鞍华在描述女性题材上都有独特的功力和经验。但是许鞍华比其他两位更胜一筹。张艾嘉和张婉婷比较善于描述都市女性的成长,他们的视野比较集中于情爱方面,更多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拿张婉婷的《岁月神偷》举例,这是一部好电影,可以看出张婉婷在片中用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情调来充实画面,但是相比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同样是描述香港本土情怀和普通生活的电影,《天水围》很明显可以看出更多出了一分沉稳,冷静和客观,镜头更多的是纪录而非渲染。这种视野是其他女性所不可及的。在我眼里,许鞍华就是一个女汉子。

作为从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出来的导演,许鞍华早期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很深,同时黑泽明也给她很大影响,她的早期电影和香港主流导演一样,主要以男性视角来拍摄,包括从《疯劫》、《撞到正》、《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这个时期她的主要问题在于拍摄的类型过多,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视角,虽然也有像《疯劫》这种借鉴波兰斯基风格的优秀影片,但是总体来说,这种优势会随着新浪潮被主流商业电影稀释而渐渐衰退,包括当时很多新浪潮出来的导演都被淹没了,你们比较熟悉的除了有她,还有徐克。

其实在许鞍华风格没形成之前,她已经尝试过很多改变,包括《书剑恩仇录》和《香香公主》两部武侠片,还有《倾城之恋》爱情片,但是都失败了(但是《倾城之恋》可以看出她女性意识的复苏),之后她是因为受到孝贤《风柜来的人》和杨德昌《青梅竹马》的影响,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她决定放弃大题材,把视野转向平民生活,拍摄了其艺术生涯中的最具经典性的一部电影一一《女人四十》,由此奠定了她许鞍华风格的电影和独特的女性视野。这部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她的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怀和女性视角的展现在香港电影圈中十分的独树一帜,无论是《后现代》《玉观音》还是《天水围》,她对母子情,女人友情之间的探索都愈加深刻强烈,但是镜头依然十分冷静客观,平淡的记录着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许鞍华在艺术与商业的夹缝中生存,我个人相当佩服这种有独立意识和个人情怀的导演。

另外由于许鞍华拍过许多很多女人戏,所以她很善于挖掘女演员身上的潜力,《千言万语》中李丽珍,《后现代》中赵薇,《天水围》中鲍起静,《女人四十》萧芳芳,无疑对这些演员的改造是巨大的,拿萧芳芳来说,从早期的《撞到正》的搞笑到《女人四十》中表现一个女人的隐忍的转变,这种改造几乎可以说重新挖掘了萧芳芳的潜能,可以看出她一直试图在将演员击碎和重塑。

从拍摄特点上来说,许鞍华在拍这些片子的时候,虽然场景不断切换,情节也不断深入,但是她的拍摄还是能看出是在不遗余力地摒弃着所有花哨的技巧,用长镜头、远镜头直接呈现人物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她更关注关心的是一些生活琐碎的细节而不是花哨的场面。另外她对色彩的运用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有很多空镜头,表现了上海和鞍山两个世界的巨大反差,也表现了姨妈等当年的知识青年令人叹息的命运,凡此种种不一一赘述。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挤压下,许鞍华的独特思想和女性视角的确在一些人面前显得弱势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她自身的坚韧和对电影的执着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比有些人更加对得起导演二字。

PS:以上文字系本人原创,同步发于微信公众号:BehindMovie,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演绎。发现侵权,立即起诉。(个人分享至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及微信群注明作者及出处,无需授权)

-

八、许鞍华导演电影有哪些

许鞍华导演电影有哪些

许鞍华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导演之一,他以其才华横溢的导演风格和出色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他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个题材和风格,让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许鞍华导演的经典电影:

一一 (2000年)

《一一》是许鞍华执导的一部剧情片,该片荣获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以台湾社会背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通过不同家庭成员的视角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一一》以其细腻的触角和感人的情节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八仙饭店 (1997年)

《八仙饭店》是一部由许鞍华执导的黑色幽默电影,该片在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影片以一个饭店为背景,通过一系列交织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八仙饭店》通过夸张而荒诞的情节和黑色幽默的手法,深刻地讽刺和反思社会现象。

  1. 《神秘的孩子 (1999年)》
  2. 《英雄本色Ⅱ (1987年)》
  3. 《黄金时代 (2014年)》
  4. 《战场 (2009年)》
  5. 《刮痧 (2001年)》
  6. 《故事 (1988年)》
  7. 《玛德琳 (2003年)》

这些都是许鞍华导演的一些经典电影作品,每一部电影都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深度的主题而闻名。他不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通过电影表达他对人性的思考,同时展现出他对影像语言的独到理解和运用。

许鞍华导演风格特点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一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导演风格而著称。他的电影作品注重细节和情感的刻画,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触动,赢得了观众的共鸣。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多样而丰富,包括剧情片、历史片、喜剧片等不同类型。他注重构建细腻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致的镜头语言和动作表演,将观众带入影片的世界,与角色们一同体验情感的起伏和社会的变迁。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还常常涉及一些现实社会问题,例如家庭关系、人性的复杂性、社会阶层的困境等。他通过这些题材的表达,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使其电影更具现实的深度和影响力。

此外,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十分独特。他善于运用各种影像技巧和镜头语言,巧妙地运用色彩、音乐和剪辑等元素,打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感。这些艺术表现手法与故事主题相得益彰,使其电影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总之,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深度的主题而备受关注。他通过对细节、情感和社会问题的刻画,以及对影像语言的独到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佳作。

九、如何评价许鞍华导演电影《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是一部现代家庭伦理电影,许鞍华根据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将历史、城市、日常三个层级的况味不动声色地编排开来,在阿娥这位中年女子身上由愤世嫉俗到随遇而安,不是说教,而在点滴生活细节。

影片开始不久,阿娥的婆婆就过身了,留下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于是照顾老人的责任便落在了阿娥这房身上,因为她的丈夫是长子。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当家里出现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整家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家里有人患了老年痴呆症,视周遭众亲友如陌生人,又忘记事情,不能照顾自己,一家人很快就身心疲累了。这是《女人,四十》的戏剧构造。

时光流逝的生活现实,带出点点滴滴终极关怀,带出实实在在爱的奉献。我们尊重生命,哪怕是一个不能再为社会贡献的人,同样拥有生命的尊严。然而一个走向死亡的生命,不能治疗,却得你悉心照料,有没有死亡的尊严。?通过霞姐这个角色,《女人,四十》肯定了这一点。她得了胃癌晚期,依旧耐心地照顾痴呆不遂的丈夫,对死去的朋友情深义重。她在走向死亡时,坚持付出,活得有尊严,因而死得亦受尊重。从霞姐身上散发出生命和爱的光辉,并不夺目,但直入人心,这些都深深影响了阿娥。这场戏许鞍华让李屏宾用了一个长镜头,把观众代入到影像中,能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真情意味,是香港电影中的典范。镜头先拍到霞姐在轮椅前照顾丈夫,再通过缓缓的移镜头,从老伯身后呈现后景中静静感受的阿娥,以及前景中情谊深厚的霞姐,霞姐平静地与爱人道别,再通过慢速摇镜头聚焦阿娥凝泪的特写。这场戏之后,我对影片前半段的厌烦和疲累开始有了转变。剧情中一家人的感觉,比之前更强了。阿娥接老人回家,步过小树林时飘来似鹅毛一样的木棉花,一片绿色前有千百点跃动着生命的雪花,要真是雪就是神来之笔了,毕竟那是在六月,而香港又与落雪基本绝缘,老爷子又是北方人,多年未归家,多年没看雪,开心得像个孩子。在香港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只有越来越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里很少有绿色,不过是“诗人感物,联类无穷”。因为有情,虽不知所起,却可以超越凡俗,见雪于六月,其实是印证了电影的英文名《summer snow》。

在影片结尾,一家人团圆,到了郊外,放风筝,搓麻将,下地劳动。回归大自然,老人显得格外精神,他拾捡鲜花送给儿媳妇,又跟她说约了仙女在后山幽会,而后山上,恰是坟场。这一场戏,我们可以看到许鞍华内心对生命极为尊重。她把一直对老父亲厌烦的二女儿阿兰注入了新的精神魅力,她并不想观众憎恶这个角色。罗冠兰饰演的二女儿只是一个平常人,身为儿女知道要尽孝道。所以在远嫁台湾后,亦会赶回香港奔赴母丧父危。这些都是常人的伦理义务,即便这不一定出于她的爱,但是她仍然会渴望得到老父亲的认可。许鞍华让我们看到了二女儿可爱的一面,她年轻时候应该是家里的好帮手。因为她懂劳动,垦地的动作熟练,劳动后的她在阳光下抹汗,笑容自然、美丽,把之前费力用衣着、脂粉来美化自己的那一份俗气也抹去了。这个镜头之后,老人终于记起了她,并送她一枝花,赞她漂亮。这是影片中老人离世前最后一次与人沟通,与前面的那场戏组接到一起,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和导演乐观的心态。

细细品味,从“越南三部曲”到《黄金时代》,许鞍华从新浪潮的旗手蜕变为最具人文社会关怀的华语片导演,从类型片翘楚发展为如今高度作者风格化的导演。有人认为《女人,四十》其实就是《桃姐》的前传,然而萧芳芳在《女人,四十》里的哭法,正是学自她家里的清洁女工哭泣身世时的姿势。该片中已经完全看不到萧芳芳本人的高雅气质,所有的形态动作,都无一不是阿娥这个角色的。阿娥肯定是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然而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孙太”、“阿妈”、“大嫂”这些称谓,说明了影片倾向于她作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家庭属性,并非不提倡女性的社会契约身份,而是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确实是目前更多传统女性的理想选择,或许说这些我的直男癌晚期会被许多人喷,不过就事论事,至少阿娥是这么想。片中她的工作岗位受到现代技术和人才的冲击,不过她依然得到倚重,就跟她自己一样,证明从旧时代明星制度走过来的人,同样会在今天找到重生的生命力。

电影里出现的鸽子形象不同于吴宇森的暴力美学,更像是当过空军校尉老爷子的化身,也是电影的寓意标签:哪里有温暖?那是亲人,是家。

在《女人,四十》里,年轻的我们可能会看到了岁月成熟时,真的会为自己的四十岁情难自已。可能电影太贴近于生活,很多煽情都情不自禁,那就索性在感动中一点点感悟:你知不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人生,是很过瘾的。

十、许鞍华的电影清单?

《疯劫》(1979)

《投奔怒海》(1982)

《客途秋恨》(1990)

《女人,四十》(1995)

《阿金》(1996)

《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

《天水围的夜与雾》(2009)

《桃姐》(2011)

《黄金时代》(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