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工智能 > 如何评价徐冰?

如何评价徐冰?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如何评价徐冰?

1986 年,一个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的小伙子突然想做一本谁都读不懂的书。他希望这本书严格遵循做书的过程,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只不过书的内容是被「抽空」的,它不具备作为书的本质。

次年七月,完成了毕业展的小伙子立刻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要把这本书装扮出很有文化的感觉,想象中,那该是本宋版线装书的样子,字体选用非常正派的「官体」宋体,制作使用活字印刷技术。确定了原则后,小伙子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开始研究古籍版本,从零开始学习活字印刷,为当一个刻书匠做准备。

由于出现在日常读物上的汉语常用字有四千多个,小伙子决定以此为标准,造出四千多个假文字。他找来《康熙字典》,按照笔画,平行对位一点点编造着他的字。字稿完成后,转印到木块上,终于可以开始刻了。

二十多年后,小伙子在创作随笔里这样谈到那段日子。

这是一件最愉快的事情。当时除了在中央美院教授素描课外,我停止了几乎所有活动,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开始了刻字的过程。事实上我喜欢这种纯手工的、不费脑力的工作。只满足原始的、数目累积的兴趣。今天比昨天多刻了两个字,加起来是多少字──这让我感到充实,是看得见的在接近我的目标,比到处去参加无边的文化讨论,感觉好多了。那种活动参与多了,自己原先有的一点东西似乎也都没了。人生的核心命题是「度过」,就是如何把时间用掉的能力

四千多个字,全刻好大约是两年左右。小伙子带着版子找到了一家专门印古籍的厂子,拜托师傅们先打张样看看。

师傅把版子拿走了,没一会儿,他回来时像变了个人,眼睛放着光,嘴里反复说着:「这活儿印的!这活儿印的!」后面跟着几个工人,厂长也站起来。我看到清晰至极的书页,亮丽得让人兴奋。厂长说话了:「是你刻的?」我说:「是。」厂长像叹气似的「嘿」了一声。后来熟了,知道这是他的口头禅,一有感触,就先来一声「嘿」。「嘿,这活儿你想咋弄呢?」他接受了!是我的手艺「感动了上帝」。他们肯定从来没有印出过这么清晰的书页,因为今天没什么人刻书版了,有的都是经过历代印刷,模糊不清的古版。再好的手艺,也印不出效果来

小伙子去厂里的时候,他们正好在印《大藏经》。师傅们介绍说,经版光是运输就拉了四十卡车,跑了一个多月。印好的完整一套书也得装一卡车呢。所以小伙子后来感叹,每当有人夸他这部书的壮观效果时,他就会想:

比起古人,我干的这点事算什么。现在的人真是没有耐心了。

2013 年 12 月底,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了这部叫做《天书》的作品节选。

不过,当时更吸引我的,是他的另一部叫《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的作品。在亲眼看见之前,我曾经在某节课上听老师提到过,有这么一个把英文字母当成汉字笔划来创造书法的中国艺术家。眼前所见和记忆里的线索重叠起来,我下意识嘟囔了一句:「这是徐冰的吧。」

我父亲在旁边听见,凑前一看创作信息,真是徐冰,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实当时我也很诧异,一没想到自己会一眼就认得这个以前没见过的作品,二没想到我竟然还准确无误地记得创作者的名字。原来这件艺术品一直沉睡在我的潜意识里,说不定已经以我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了我的生活……那个瞬间有种很玄妙的体验,我说不好。

再后来读到一篇徐冰的访谈,其中有这么两句:

一个好的作品是说不清楚的,能说清楚的东西都是简单化的。之所以有艺术,就是因为有一部分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2018 年香港书展,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摊位上偶遇了徐冰的随笔集。这位凭借着那四千多个「假文字」进入了世界艺术史教科书的男人,给集子起名叫《我的真文字》。

我翻开自序,最先留意到的是这样一段:

现在的人都这么忙,活得这么具体,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哪还有耐心读这些文字?还是我的本行好,制造视觉产品,看一眼,有东西就有,没有就没有。

然后我就二话不说合上书,把它买了下来。寥寥几行,微微透着点儿「愣」,又稍稍带了点儿「傲」。我觉得老天是愿意把好作品托付给这种性格的创作者的,因为他们「守得住」。也许是出于一种对「美」的本能的渴望,所以想了解徐冰和他的作品多一些。

或者这么说吧,我觉得自己对文字的直觉还是比较准的。徐冰的这几句,看一眼,就是有东西啊。

全书分为两部分,上辑是 15 篇艺术随笔,下辑是 10 篇创作手记。很奇怪,合上书之后我觉得自己不是爱上了某些字句段落,也不是念念不忘其中谈及的某部作品,而是对艺术家本人感到深深的钦佩与着迷。也许就如同徐冰在其中一篇谈及艺术教育的笔记中所写,他的一位老师常常对他们说:「艺术是人的优质魅力的体现。」

上一次对一位艺术家这么倾心,大概是杜尚吧。法国作家罗什的那句「杜尚最好的作品是他度过的时光」(后被讹传成「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跟徐冰提到的这句恩师教诲,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前段时间看综艺节目《表演者言》第二季,偶然间听见这样一句:「演员啊,走得长的,都是德行比较好的。」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徐冰自己也在书中写了:

艺术教育留给学习者的,应该是对人的质量的提升。

无论是「优质魅力」,或是杜尚度过的「时光」,或是比较好的「德行」,或是「人的质量」,依我之见,总离不开「自省」二字。一个真正懂得自省的人,不可能不专注,不可能不节制,不可能不谦卑,不可能不诚恳。艺术不是空中楼阁,总归是要向生活「借」的,好的创作必定诚实地映照着个人的修行与悟道。

这本集子最打动我的,是徐冰那种「发狠般地认真」的形象。

他写自己年轻时当知青的经历,有这么一段儿:

我当时做得更过分,和别人比两样东西:一是看谁不抽烟,因为去之前都发誓,到农村不抽烟。最后,全公社一百多男知青中,只有我一个在插队期间一口烟都没抽过,我说过不抽就不抽,这没什么。二是看谁回家探亲间隔的时间长。我都是等着有全国美展或市美展才回京,经常只有我一个人在知青点。我有点儿满足于这种对自己的约束力

后来进入到美院学习,照例是要上素描课,画石膏像《大卫》。学期结束,放寒假了,徐冰还是决定继续画《大卫》,他想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是否能真正地抓住对象,而不只是笔触。新学期快到了,靳尚谊先生来查看教室的时候,发现了正在画《大卫》的徐冰。看了很长时间,一语不发走了。

那之后美院传出这样的说法:靳先生说,徐冰这张《大卫》像是美院建院以来画得最好的。

徐冰在集子里写:

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把一个东西画得像,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素描——一根铅笔、一张纸,只是一种便捷的方式,而绝不是获得上述能力的唯一手段。

我更年轻一点的时候认为「刻苦」是一种被过誉的品质,觉得这个词有一种「笨鸟先飞」的既视感,成年后逐渐意识到自己这种傲慢的逻辑错得离谱。世间的刻苦并不一定要跟「天赋」有关系,但是往往跟「知行合一」有关系。有太多人,身体根本不受自己脑子摆布。说一套做一套、眼高手低逻辑不自洽的,比比皆是。而像徐冰这样,「想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于是就真的身体力行去一笔一笔一张一张画的,实在是稀有动物。

真正的自省是站在一个开放的角度去分析自身的局限与潜力──「尽管如此,我还能够做些什么」。而不是像有些冒牌自省那样,出发点是为了把自己择干净,有点儿拿缺陷当盾牌的意思──「我已经尽力了,更多的我也做不了了,您请另谋高就吧」。

我方才提到,读完这本集子后感受最深的是对徐冰的钦佩,就是钦佩于他的自省。也许因为他是从那样一个推崇「为人民服务」的毛时代过来的人,所以总出于一种「我(们)做得实在还不够」的淳朴态度来谈论事物,时时想着「有无更多优化的可能」。无论是对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等领域的思考,从不见半点自满。但这不代表他是个爱背锅的老好人,他只是时时保持着一种中立的清醒。

谈到文革十年对文化造成的打击时,他说:

发生过的都发生了,我们被折磨后就跑得远远的,或回头调侃一番,都于事无补,今天要做的事情是,在批判与反思中,在剩下的东西中,看看有多少是有用的。这有用的部分裹着一层让人反感甚至憎恶的东西,但必须穿过这层「憎恶」,找到一点有价值的内容。

谈到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兴起时,他说:

由于多元文化的兴起,这期间艺术家的身份成为主题。对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和种族的重视,甚至超过对作品的重视。那些具有边缘文化背景又生活在欧美主要文化中心地区的多重身份的艺术家,大量入选国际展览。到了二十世纪末的最后几年,走到哪儿差不多都是同样的一批艺术家,在大玩儿自己的「特殊背景」。策展人也乐此不疲,以显示自己的多元态度和国际视野。大量的作品谈论身份、文化差异问题,像我、蔡国强、黄永砯、陈真等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兴起,与这个思潮有直接关系。
……许多本来有希望的艺术家在他们还没有走到应该到达的地方时,就夭折了──是被捧杀的。许多中国艺术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西方的走红,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这个大背景,因背靠强大的国家意识而窜红,并非由于自己的作品本身对艺术的贡献,如果没有这种反思能力,是最危险的。中国新潮美术刚刚从西方策展人的意志中逃脱出来,很快又陷入市场的迷魂阵中,考验着艺术家的辨别力与底线。

而徐冰也多次谈到自己的艺术观:

也许我们虽然从美术学院毕业,但仍不了解自己手里做的「活」与现实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什么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以艺术为生的人,用什么与社会交换,或者说懂得社会需要你做什么
艺术的根本课题不在于艺术样式与样式之关系,也不在于泛指的艺术与社会文化之关系,而在于艺术样式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的本质进展取决于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及调整的进展。
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那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而且,对旧有的艺术从方法论上进行改造,并用「艺术的方式」提示出来。这是人类需要的,所以才构成了可出售的价值,才能形成交换链。所以说,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平易近人的,是欢迎观众进来的,但又并非仅此而已,当观众进入以后,他们会感受到,原来这件作品是与众不同的,对人的思维有启发的

徐冰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是一个「玩文字」的艺术家,《天书》、新英文书法、文字写生系列等等,但看完这本集子后我意识到文字只是他向「文化」甚至是「文明」的概念发问的一个切口而已。

根据徐冰的自我剖析,他认为这种创作思路和自己的成长经历脱不开干系──他们那一代人学写字的时候,正值中国大陆推广简化字运动。

一批批新字的公布、旧字的废除,对新字的再更改和废除,对旧字的再恢复使用,把我们搞糊涂了。从而在我们最初的文字概念中,埋下了一种特殊的基因:颠覆──文字是可以「玩」的。
文字是人类文化概念最基本的元素,触碰文字即触碰文化之根本,对文字的改造是对人思维最本质的那一部分的改造,历代统治者都深谙此道。建立政权,做百代圣人,先要做的事就是改造和统一文字。这种改造是触及灵魂的,真正的「文化革命」。

我是经由新英文书法系列了解到徐冰的,现在回想起来那种「瞬间被迷住」的体验,好像是朦朦胧胧间感到自己是「被选中的人」,因为恰好有足够的双语能力可以去「解码」。

以徐冰 2002 年的一幅《春晓》为例:

每一个「字」就是一个单词,这是「基本玩法」。不过在阅读的时候会经历一种「糊涂」的体验,因为下意识按照中文竖版的「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习惯去解码,发现读不通,才恍然大悟作者只保留了中文里的从上到下。英文里没有竖版,但横版一向是从左往右的。所以这幅字「解码」出来应该是这样:

左上两个大字:Spring Dawn(春晓)

左下五个小字:Poem By Meng Hao Ran (诗人:孟浩然)

中间六行大字(不带标点符号,这点还挺有文言文风味的):I Scarcely Know It Was Dawn So Sound Was The Sleep Of Spring Everywhere There Was Birdsong All Night Long Was The Sough Of Wing And Rain How Many Flowers Have Fallen To The Ground (这个用的是刘师舜的翻译版本)

靠右的最后几行小字(有一个单词笔划太多看不清了):Meng Hao Ran 『孟浩然』was a Chinese poet duing the Tang Dynasty. (?) in his official career, he mainly lived in and wrote about his birthplace. Caligraphy by Xu Bing (孟浩然是中国唐代的一个诗人,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他主要居住在自己出生的地方,也写作关于故乡的事。书法:徐冰)

它的有趣之处在于:在「试图解读」的过程中,我会感到中文的认知和英文的认知有一个「打架」的过程(比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阅读顺序如何确立),而恰恰是通过这样一番打架,才意识到原来各自的立场是怎样、边界在哪里

徐冰说这个系列的灵感源自 1993 年,那时他生活在纽约,语言与沟通成为了生活中最直接的问题,甚至说是形成了一种尴尬的关系。

你的思维能力是成熟的,而说话能力与表达能力是幼儿的;中文的情结是根深蒂固的,但要求你必须使用一种你不方便的语言;你是受尊敬的艺术家,但在那个语境里,你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一个「文盲」。

徐冰一直主张「有问题就会有艺术」,生活在哪儿就该面对哪里的问题。艺术是处境的反映,是诚实的,是宿命的。所以他就把中文和英文来了个「包办婚姻」,以记录「一个人的思维在不同系统之间斗争与调和的过程」。

这件作品的起因也许是因为语言与文化的错位,但事实上,真正要说的事情并非只是文化交流、沟通、东西合璧这等问题。我真正的兴趣是通过作品向人们提示一种新的认知角度,对人的固有思维方式有所改变

整本集子里,如果让我挑一篇最喜欢的,一定是《天书》。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喜欢看人行云流水地做事,徐冰那种细细交代的模样让我想到了一种行云流水。

印象最深刻的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

第一件事,是「宋体」的名字。

在文章最开头提到过,徐冰希望《天书》是宋版书的样子,字体选用宋体。但他扎进图书馆翻古籍的时候才发现,宋版书用的都是楷体,到明版书才见到宋体

我对此的分析是:早期刻书,作者或抄书人把书稿交给刻工,刻工按书家风格抠刻出来,不敢走样,这是刻工的本分。随着刻书业的盛行,刻工为求速度和行刀便利,逐渐形成了硬边的宋体风格。这种字体不是由某个人设计出来的,而是由宋至明,历代刻工创造的,也可以说是天成的。台湾管宋体叫「明体」,也许更准确。称「宋」是因为从宋代就开始了,叫「明」是说到明代才完善。

第二件事,是「活字印刷」的运用。

徐冰当时泡在图书馆里翻古籍,不小心把自己翻成了版本学爱好者,拿到一个古本能准确断代的那种。到后来,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活字,哪些是整版印刷。

我惊讶地发现,虽然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在实际印书业中,并没有广泛使用。我的观点是:活字印刷并不适合汉字体系,而更适合拼音文字。所以这一技术很快被欧洲人所用。中文排版要从几千字中找出想要的那个字,光是这一点就够费力了。另外,排字工必须识字,即使这样,一页书稿排下来也难免有误。校对又是一道工序,哪怕漏了一个字,整段都要重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决定的。活字印书,排、校、改、拆,一页页地搞,拖的时间长。而整版的优势在于:保存一套完整书版。如果明天就要出书,今天,一百个印工,一百块版,同时动手,是赶得出来的,且正确无误。

第三件事,是那家负责《天书》印刷的厂子里的厂长和纸。

那天打样出来后,我的威信被确立,厂长马上带我参观工厂。他一路上对干活的人嘿来嘿去的,提醒着各种细处──全是印书这一行的知识。他顺手掀开一摞闷湿的纸查看,用手碰一碰又合回去,自言自语:「嘿,纸就怕着风。」好像闷湿的宣纸会感冒似的。凭我对中国纸的一点了解,我知道他在讲什么:着风不着风与纸湿润的深度有关,就与墨色的润泽程度有关,与书页干后伸缩是否平均有关,也就与活做得好坏有关

最后一件事,是《天书》完成三年后的际遇。

那是 1994 年了,《天书》已经在世界各地被不断展出,广受好评,徐冰突然想起那些刻版,于是回国的时候去拜访了一趟工厂,发现厂子已经搬了。在新地址见到厂长,他走路已经开始有些不方便了。厂长叫人去找找徐冰的版子,过了一会儿,那人提来一个米袋子,里面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确实是被厚厚的胶墨黏糊着的字模。徐冰向厂长问起当年负责《天书》印刷的那些细心的女工,厂长说:「是嫁到什么庄去了不是,嘿。」

文章的最后是这样写的:

厂子变了,人也变了,不会变的就是印成的那些《天书》了。在回去的路上,树正是嫩绿色,我拿着一袋子不是米的东西,心里不知道该想些什么。从 1987 年到1991 年,我怎么了?我做了什么?只能说是:一个人,花了四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什么都没说的事。

我看书的时候爱划线,遇到特别喜欢的还要把书页一角折起来。这篇看下来被我折了好几页。就是觉得喜欢,然而又说不出哪里喜欢,心里总是有点难为情。

突然就想起前阵子看作家张怡微的随笔集时被我划线的一段儿。「还记得分筷子的时候,姗说『这双是新的,给你』。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我这样收破烂的人,总还能回味个三年五载,很难忘记的。」

心里叫起来,哎呀!我也是这么一个收破烂的人。童年的乳牙、糖果盒、被剪掉的马尾辫……很多乱七八糟的小东西我还在当宝贝收着。非实物的东西就更是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怕自己有朝一日给搞丢了,总要转成白纸黑字记下来。舍不得扔,真是我的一个毛病。

但后来,又想到徐冰集子里的另一句话,便觉得自己不必难为情了。

人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对这些细微的体会是值得的,艺术即是这些体会「公示化」的载体与结果。

谢谢艺术。

- end -

一并附上这篇的微信公号版本 :)

二、如何评价徐冰的《天书》?

目前有的几个回答 都把《天书》和 《新英文书法》混淆了。《新英文书法》是能看懂的(见下文)两个作品一下子是容易搞错的。(前几个回答还没看到真的徐冰天书)。希望不要误导大家。

百度百科也是写得有问题…………“徐冰以汉字为型,拉丁文为体,结合创造了近四千多个“伪汉字” 拉丁文????…《天书》跟拉丁文没有半毛钱关系 好吗!4000多个伪汉字是依照康熙词典创造的。(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上的资料 是不能用于学术文章的………所以你们懂得 )

《天书》很重要的是版画的重复性和印刷品的严肃性。创造伪汉字一部分原因是抽离文字的意义 让人看到象形文字的美学价值。是一套(4本)不可读但是非常严谨“书”。下图是徐冰的天书内部 以及 在博物馆展出时的样子。

关于徐冰的《新英文书法》是英文按照汉字结构的书写。

下图是转换方法。26个字母有对应的中文书写方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评价《析世鉴——世纪末卷》也就是常说的《天书》 徐冰花了四年的时间 研究雕刻印刷模具 找印刷厂。做那个年代都没有人会花时间愿意做的事情。这样的匠人精神 只为做成一套“书”。过程中 他深刻研究了“书”研究了“文字” 才有这样的作品。当人看到天书 并推敲其中的文字 又发现不知所云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人对于文字辨别的过程。而且这样的文字对于任何教育水平 文化背景的人都是公平的。

三、如何看待徐冰的作品《地书》?

《地书》是徐冰在《天书》之后的创作。他自己说过关于《地书》的创作过程,很长一段时间他在飞机上度过,他发现飞机上的各种标志标识都有很强的可读性,于是便产生了整理一套“标识语言”的想法。可以说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 只要他是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 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他整理的《地书》这套“标识语言”可以说超越了现有的只是结构,即使你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只要你有生活常识,你就能够看懂。

《天书 》和 《地书》有共同之处 : 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徐冰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地书则表达了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普天同文”的表达方式吧

四、徐冰天书作品?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徐冰天书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闻花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五、徐冰的艺术表达什么

徐冰的艺术表达什么

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他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承载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而徐冰的作品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徐冰的作品多样而丰富,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他常常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将现实世界中的场景和元素置于不同的背景中,通过夸张和扭曲的手法来表达其独特的艺术观念。

在徐冰的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和符号。通过这些符号的叠加和组合,他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探讨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徐冰的作品风格特点

徐冰的作品常常散发着一种怪诞和荒诞的气息,使观者不禁陷入思考和沉思。他善于运用色彩和线条,在作品中营造出一种异想天开的氛围,引导观者打开心灵的窗户,去感受和思考艺术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徐冰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一些具有现代社会象征意义的元素,如商标、广告语等,这些元素不仅赋予了作品一种时代感,同时也引发了观者对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思考。徐冰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人们审视当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反思个体与集体、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徐冰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借鉴自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元素,如卡通形象、明星头像等,这些元素为作品注入了一种通俗和易懂的语言,使观者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徐冰巧妙地结合了大众文化与艺术创作,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为观者呈现了一幅幅独具魅力的艺术画面。

徐冰的作品意义与影响

徐冰的作品不仅在艺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影响了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引发了观者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激发了人们对人性和生活意义的思索。

徐冰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匹黑马,备受瞩目。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思想深度,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

徐冰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探索了当代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拓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他的作品深刻而感人,引领着当代艺术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

六、贾冰徐江结局?

结局:贾冰在剧中扮演反派徐江,最后死了

陈书婷是黑势力头子白江的妻子,也是外表坚强、内心柔和的妻子。 在别人看来,陈书婷只是个小角色,没有白江的庇护,只能被人欺凌。

我不知道贾斯汀才是最后的强者。 白江能在黑势力中占有一席之地,多亏了陈书婷这个军师。 所以,白江死后,陈书婷一直很清醒。

就连男主安欣也很难撬开陈书婷的嘴。 但陈书婷再坚强也是妈妈,孩子不知不觉成了她软肋。

七、徐右冰师从谁?

徐右冰老师自八岁开始学习书画,得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沈鹏.勒尚谊.王琦的悉心指导。徐右冰,字雪之,号仁水,别署老佛堂主人。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晋唐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是第十届国展大赛大奖得主,定居北京。

八、徐冰扮演者?

是电视剧后厨里面的角色,饰演者是海清,本名黄怡,1977年1月12日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7岁时便出演电视剧,12岁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舞蹈,17岁从江苏省戏剧学校走进省歌舞剧院,1997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出演《玉观音》正式出道。 

九、如何评价徐冰的《新英文书法》

看过拍的电影,就是把摄像头的录像拿出来重新剪辑一番,不说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单单一点观影的美好感受也没有。做的意义不大,而且,容易浪费了外国人对中文汉字的学习热情。

十、徐冰的“天书”书法值不值得买?

徐冰老师作品的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建议主要关心真假问题,假的花一块买都是贵。徐冰老师的行情我不了解,建议翻翻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