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机器人 > 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经历?

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经历?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经历?

日本记者高桥大作心中惊叹,口呼神奇。

一台亮白色的人形机器人正为他捶背按摩,五指灵活,对位准确。只从手上按摩这一个复杂动作,就能窥出几分造物的精妙来。

高桥站起来,看着这个不到自己胸口高的机器人,不仅可以大步行走在人潮汹涌的会场,还和忍不住凑上来的观众厮杀起了中国象棋。

Walker X下象棋

这一幕发生在上海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现场,会上,全球顶尖的科技和AI公司纷纷秀出了肌肉,将AI、机器人的宏伟蓝图公之于众。这台代号Walker X的机器人就是本次大会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一台机器人,是制造能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凝聚,常被视作衡量一国创新水平、产业能力的标志,而人形机器人更被誉为机器人皇冠上的明珠。

日本一直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强国。但大会上的一幕幕,给了高桥大作太多意外。作为一名日本记者,他将自己的见闻带回朝日新闻等媒体播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迭代。

当中国带来的意外足够多时,就变成了一种新常态,一种新趋势。

01

如果问未来十年,哪个国家有能力将智能机器人送进千家万户,希望在东方。

中国现在既是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市场规模超700亿,也是最大的增量市场。目前全球机器人的平均密度只有万分之85,也就是0.85%,而中国已经达到万分之97,在平均水平之上。未来5到10年,机器人的替代率要到30%,机器人密度提升速度还会加快。

二、计算机的发展始终和哪些技术相关?

1.自然人机界面与和谐的人机环境

今后计算机应能听、能看、能说,而且应能"善解人意",即理解和适应人的情绪或心情。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必须使计算机易用好用,使人以语言、文字、图像、手势、表情等自然方式与计算机打交道。外国大公司如IBM、微软等在中国国内建立的研究院大多以人机接口为主要研究任务。我们必须在技术竞争中,特别是在汉语语音、汉字识别等方面取得主动权。这里,在软件方面要重点解决:汉语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虚拟现实技术,文字识别,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力争在5-10年内使汉语识别成为较流行的人机交互方式,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新技术开始应用。

2.信息内容的智能处理

如何用智能化的手段处理网上的海量信息(包括文字、图像、语音等)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将信息转变为知识、将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为知识基础设施是21世纪的重要科研方向。这里,在软件方面要重点解决:数据发掘、文本挖掘、知识发现、Internet网上海量信息的智能化检索和网上软件机器人等。

3.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网络上的攻防技术水平将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力。在日常生活中,网上电子商务等也必须以信息安全技术为基础。网上各种有重要价值信息的版权保护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涉及信息加密,信息的安全传输、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用户认证、用户权限分配等诸多方面,我们必须有高人一等的安全技术的储备,才能对付网上的各种"妖魔"。这里,在软件及相关技术方面要解决: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密码学与信息加密,信息内容版权保护,信息战攻防技术,用户认证等。

4.4C技术融合的电子产品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逐步进入后PC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家电、网络接入终端以及集成计算与通信功能的产品层出不穷。易用性、善解人意已逐渐变成信息界关心的焦点。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具有重大创新的知识产权将带动一个新产业。此方面的重点是自然的人机界面与和谐的人机环境,特别是中文和汉语信息处理,面向信息内容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包括文字与语音的识别、翻译、查询、分类、摘要等。这一方面的技术突破将极大地推动信息服务业和计算机产业。未来10年内4C技术融合的产品将形成数千亿美元的新产业。这里,在软件及相关技术方面要解决:数字化家用信息产品的创新技术,适合国人使用的移动计算产品核心算法、技术,信息内容的智能处理等。

三、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作用和前景?

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领域。从最初的工业机器人到现在的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十年,机器人技术将继续发展和进步,不仅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社会结构。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十年里,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机器人医生、护士和医疗助手。这些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提供护理和支持等。机器人的精度和速度远远高于人类,这将大大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机器人将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机器人将成为未来配送和交付的主要方式。例如,机器人可以在指定时间将商品配送到家门口,这将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机器人还可以在商店内提供帮助,帮助顾客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这将大大提高购物体验和客户满意度。

机器人技术还将在教育、制造等领域发挥作用。在教育领域,机器人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辅助教育工具。机器人可以与学生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制造业领域,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危险的工作,例如高温、高压和高辐射等环境下的工作。

然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机器人可能会取代一些人类的工作岗位,导致失业率上升。此外,机器人也存在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机器人是否可以取代人类进行战争等。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减少工作中的人为错误和危险。同时,它也可能改变社会结构和影响人类的生活。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未来十年,机器人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机器人技术的优势,同时也需要关注机器人技术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我们需要更好地管理和监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确保其对人类的利益和福祉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此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需要共同合作,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机器人技术的合理发展。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学术界可以加强研究和教育,培养更多的机器人技术人才。

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它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安全和舒适地生活。但是,我们也需要关注机器人技术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和挑战,避免机器人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在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机器人技术才能够真正地为人类带来福祉和利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

简述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

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语义网络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指在教育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20 世纪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扩大了教育、教学活动范围,提高了效率与质量。1974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专用于教学的"实用技术卫星",标志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做借鉴,因此美国可作为研究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主要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的推动;二是个别化教学的促进;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

教育技术的特征:

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包含了三种概念(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调、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都产生直接影响。

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教育技术重视所有学习资源或称为人类的学习媒体的开发、应用、管理,设计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强调用科学的系统方法来分析和整合”教、学”过程。

五、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服务机器人在未来十年中,由于语义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将越来越能够评估和响应其环境。例如,机器人将识别在它前面的物体是人还是机器。它将能够识别出该人的预期移动(例如,朝门进去),然后将相应地重新规划其路径。

我们还可以期望看到语音和手势识别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机器人能够对工人和公众做出适当的反应。

重要的是要注意,尽管机器人将越来越能够自行决定如何最好地执行某项任务,但是硬编码的指令层(例如,如果任何物体距离小于10cm时停下来)将始终处于优先地位,以确保人身安全。

六、机器人自主心智技术的发展?

机器人自主心智技术体现了机器人的高智能化的特征,它的发展将替代很多人为去完成的事,将会越来越普遍。

七、机器人技术为何发展很缓慢?

并不缓慢。 从某个角度分,机器人分为不可移动的机械臂和可移动的移动机器人。机械臂分为串联的和并联的,串联机械臂很成熟了,已经大规模应用,并联机器人技术也相对成熟,也有很多的应用的成熟产品出现。移动机器人,其产品形态有很多种,比如自动驾驶汽车、扫地机器人和四足机械狗,本质上也是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就技术而言,大部分都也很成熟了。如果放到3-4年之前,你说机器人技术发展缓慢,那是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被推到大众视野面前,以后更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产品更快的走入到大众的视野、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八、服务机器人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前景很好,机器人专业可以在汽车领域,生产加工,科研研发、新能源、技术工程师等。

机器人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机械加工、电子、新能源、技术工程师、技术主管、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和软件设计、机器人操作员、机器人编程工程师等行业企业以及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

毕业生可以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中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现场编程、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人机界面编程、生产技术管理、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九、2021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9月10日,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隆重开幕,特斯联携泰坦服务机器人亮相本届机器人博览会,并与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起「智能服务机器人生态协同与产教融合」专题论坛。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工业界的嘉宾直击产业前沿,围绕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产教融合等相关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真知灼见。

专题论坛围绕生态协同和产教融合主题,邀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富春,香港科技大学智能驾驶中心主任、机器人与多感知实验室主任刘明,前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安向京,亿欧EqualOcean总裁/联合创始人王彬,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贾子熙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专家,以及英特尔、比亚迪电子、腾讯云、东风悦享等知名企业家代表,互通智能机器人行业前沿认知和技术干货,探讨未来机器人生态的协同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

论坛期间,亿欧智库发布《2021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报告》从行业驱动发展因素、市场规模、企业发展现状、行业投融资等角度对于当前商业服务机器人赛道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同时还对商用清洁、物流配送、讲解引导三大常用应用场景进行深入剖析,并发布《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落地企业榜单》和《商用服务机器人商业落地资本青睐榜Top10》。

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时代”,资本市场持续加码

从全球范围来看,机器人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务机器人在各领域的渗透,其产业规模近几年呈迅速扩大之势且潜在发展空间巨大。近五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超25%,同时在产业链、产业环境等方面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

根据论坛期间发布的《2021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信息显示,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产业正在高速发展,并被列入政府“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规划,各级地方政府推出相应的产业配套政策,为产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体系、经济环境、劳动力供给和商业需求是共同驱动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四大关键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且在未来仍然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据预测,到2025年服务场景的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千亿元。

针对市场旺盛的需求,英特尔中国战略合作与创新业务总监张志斌,表达了对于行业发展的乐观态度。他表示,过去30多年的时间,科技史上诞生了两项伟大的发明——电脑和手机,它们无处不在,推动着时代的变革。当前随着云、网、边、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新时代的科技引领者。行业竞争重心将是技术、场景和资源的综合积累,而个性化场景定制与产业数字化赋能将成为服务机器人厂商价值增值的重要模式。像特斯联这种既有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打造能力,又有机器人产品研发与应用能力,将为服务机器人打造更多个性化应用场景,这无疑对于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英特尔中国战略合作与创新业务总监张志斌

物流递送服务有望成为服务机器人市场新增长点。近几年,国内快递单量迅猛增长,上半年快递单量已达500亿单,超过2018年全年快递单量,预计今年全年有望突破1000亿单。与之相对的,则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预计2021年新生儿人口仅为800万,而未来五年快递行业的劳动力缺口将维持在700-1000万,机器人物流递送服务迫在眉睫,细分市场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香港科技大学智能驾驶中心主任、机器人与多感知实验室主任刘明表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用工难的困境将长期持续存在。如果未来新生儿全部选择从事快递行业,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要大力发展车规级低速物流机器人或无人物流车来进行递送服务,这将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香港科技大学智能驾驶中心主任、机器人与多感知实验室主任刘明

而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前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安向京,他在主题演讲中进行了大胆预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将迎来技术替代人力的成本交叉点,机器人在末端物流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资本市场的频频”出手“也再次印证了市场“火爆”。《2021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至今,中国服务机器人在资本市场斩获六百余亿融资。然而2021年1-7月融资频次超百次,即将超越2020年全年水平,融资金额远超2018年至今各年份融资金额,服务机器人赛道投资活跃度快速复苏。

打通基础设施,人机融合的关键是机器人一体智能

服务机器人即将迎来黄金时代,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机器人发展60多年来,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大规模商用落地,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特斯联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孙贇看来,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在孙贇发表的《人·机器人·城市》主题演讲中,从历史发展角度对机器人当下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回顾过去,秦始皇的“车同轨”定义了马车为主要工具的基础设施标准,而公路体系的建设让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站在了车轮上。今天,智能出行和无人自动驾驶的时代,车路协同又成为无人自动驾驶的重要支撑。

特斯联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孙贇

以史为鉴,机器人的大规模商用同样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特斯联作为机器人行业中的创新者、破局者,其使命就是将智能终端与基础设施通盘考虑,通过整体设计,在AI CITY场景中实现“元宇宙metaverse”时代数字生活新体验。AI CITY是未来城市的终极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在其中会不断演进,而特斯联的机器人本质正是AI CITY ROBOTS,是从单体智能跨越到群体智能,再到现在的一体智能,形成人·机器人·城市和谐共生的新物种。

孙贇表示,特斯联AI CITY ROBOTS,旨在从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为数字化城市中提供智能化服务两方面来实现机器人从群体智能到一体智能的跃迁。让机器人之间实现互通有无,共享数据平台;同时实现机器人与城市中所有AIoT设备互联互通,将机器人打造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超级入口。通过构建这套独特的顶层设计,特斯联成功让机器人通往人机融合,进而推动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加速产业拐点爆发。

特斯联“人机融合的理念”也得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富春的认同。在随后的主题演讲中,孙富春副理事长指出,机器人核心技术要在触觉层面、嗅觉信息等领域实现突破,同时还需要操作的灵活性、感知的主动性,决策的智能性,进而实现机器人的发展目标——人机共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富春现场发表主题演讲

此外,在针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限制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探讨中,多位参加主题论坛的行业专家深表认同,特别是前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安向京在主题论坛上直言:现在我们站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机器和人应该是在能力、空间上形成互补,希望尽快开放专用无人驾驶车辆,在特定时间、路段放开无人驾驶的广泛路权,让人和机器人能和谐共创美好的未来。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城市的发展将由数据驱动,数字城市带来的智能服务将由机器人来提供。城市的演进过程就像一个实验平台一样对接各种各样的技术,机器人将以不同的形式发挥不同形态的优势,来共建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特斯联在深耕基础设施智能化和提供数字化城市智能化服务的同时,时刻坚守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初心,并没有让技术为技术服务,避免让人住到机器里面,而是希望让人走出房子,走进城市。

尽管特斯联创新性地打造出人机融合顶层架构,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还需要联合众多玩家,才能同行致远。为此,特斯联发布“泰坦星球计划”,希望以“数字重塑,协同赋能”为核心,一方面形成产业认知、能力、信息输出的“中心”,为生态提供能量输入源泉;另一方面,生态合作伙伴相互提供多元场景,在品牌、市场、营销、技术等多维度持续赋能。现场特斯联与比亚迪电子、中科院等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将聚焦车规级交互主机系统平台联合开发,同时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为智能服务机器人生态的协同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解决方案。首批泰坦星球计划成果即体现出特斯联强大科技力和生态号召力。

从顶层设计到发展理念,从产品迭代到落地应用,特斯联围绕人、机器人、城市打造的全景服务得到全球诸多知名客户的认可。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专业化服务,使特斯联成功拓展海外市场。即将在今年10月开幕的迪拜世博会,特斯联成为14家官方首席合作伙伴中,唯一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将为本届世博会提供152台泰坦系列机器人,在4.3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为192个国家的元首、政要,以及2,500万游客提供智能服务和互动交流。不仅如此,特斯联泰坦机器人还与迪拜警察局,共同打造超级警队;同时亮相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沙迦“智慧之屋”图书馆,在全球范围内的绚丽舞台上点亮中国科技之光。

如果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看,前几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动力化、电气化和网络化。现在我们面对的工业革命是信息化,根本问题还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服务机器人正是提高生产率的一种核心模式,而机器人、低速无人自动驾驶也必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斯联以差异化的顶层架构设计,打通基础设施,提供数字城市智能化服务,在机器人大爆发前持续为产业发展贡献创新力量。

十、机器人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 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 Dog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