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还是沉管隧道?
一、盾构隧道还是沉管隧道?
都有。
上海有2条大型越江公路隧道,分别是亚洲最大的沉管隧道——泰和路外环隧道、国内最大的内径盾构隧道——大连路隧道(与复兴路隧道同直径)。
二、长江隧道盾构长度?
中铁二院渝湘高铁重庆段长江隧道设计负责人陈杨介绍,隧道下穿长江岩层厚度较小,隧道顶距离长江底最低12米,隧道结构及防水运营期承受约0.85兆帕水压,这相当于在两瓶矿泉水的重量全部压在一个手指头上所产生的压强。隧道摒弃了钻爆法施工,采用盾构推进的方式,避免因钻爆出现江水倒灌进隧道的风险。
同时,因地形影响,长江隧道大盾构施工采用洞内组装始发及洞内接收拆卸工法,在国内尚属首次。为方便盾构组装及拆卸,洞内呈蘑菇状,开挖断面约600平方米,是正常高铁单洞双线隧道成洞面积的6倍。
据中铁十四局集团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为最大限度减小对城市的影响,施工采用了机械开挖和弱爆法,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施工过程中依据周边环境严格控制震动参数、通过加强支护控制洞内沉降和收敛。根据穿越地层和埋深的不同分别采取明挖法、矿山法和盾构法组合施工。
三、盾构隧道如何防水?
盾构隧道防水方法:
1、采用高效减水剂、高活性微矿粉掺料,选择合理的拌和物配合比参数,配制以抗裂、耐久为重点的高性能混凝土,并在管片外喷涂防水涂层。
2、内衬结构混凝土自身防水:
为提高内衬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功能,需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和减少裂缝。混凝土的抗
渗等级可采用S8(0.8MPa)。为减少裂缝的产生,考虑采用如下措施:
⑴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添加优质磨细粉煤灰(不低于二级灰的技术性能指标)与其它活
性粉料(≤25%水泥用量);
⑵施工中采取基坑内降水和局部地基加固,严格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下连续墙变形
和沉降,减少对底板下卧层土体挠动,从而尽可能减少因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⑶每隔20~30m 左右设置一道变形缝,以控制纵向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
⑷添加有补偿收缩功能的膨胀防水剂,添加高效减水剂;限制水泥的用量(≤320kg/m3);
控制水胶比(≯0.48),入模塌落度(12~16cm),加强养护:顶板蓄水养护、侧墙前期喷水、
后期挂湿土工布或涂养护剂、延长养护期以控制混凝土初期开裂和收缩裂缝。
3、弹性密封垫防水:
弹性密封垫是接缝防水的主要防线。
绝大多数盾构隧道只设单道弹性密封垫,只有近14m 大直径盾构隧道才出现设双道防
线(如汉堡易北河四隧,见图8-2-1),这样也免去了错缝拼装缓冲材料。
4、注浆防水:
作为衬砌管片防水的第一道防线,提供长期、均质、稳定的防水功能。注浆有着其很重
要的防水作用。
四、隧道盾构监测总结报告
隧道盾构监测总结报告
隧道盾构工程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工作的及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本报告将对隧道盾构监测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监测项目
隧道盾构监测主要包括地表沉降监测、隧道姿态监测、地下管线位移监测等内容。监测项目的设立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环境,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次监测项目中,我们针对工程地质、地下管线布设情况等因素,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方案,保障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监测方法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激光扫描等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隧道盾构工程的变形和变化规律,为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力支撑。
监测数据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监测和数据采集,我们得到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包括地表沉降量、隧道姿态变化、地下管线位移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工程的变形情况和影响范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监测成果评价
本次隧道盾构监测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质量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为类似工程的监测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未来展望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盾构工程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将继续深化隧道盾构监测技术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通过对本次隧道盾构监测总结报告的分析和总结,相信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共同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五、地铁盾构隧道多长通风?
1百米左右,就要通风。
正常的盾构隧道是风管跟着盾构机一起走的,就是说隧道一直在通风。六、盾构隧道通风规范要求?
隧道通风要求 施工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掘进坑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在施工中,有自然通风和强制机械通风两类,其中自然通风是利用洞室内外的温差或风压差来实现通风的一种方式,一般仅限于短直隧道,且受洞外气候条件的影响极大,因而完全依赖于自然通风是较少的,绝大多数隧道均应采用强制机械通风。 通风方式机动车辆通过隧道时排出的废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柴油车排出的黑烟和车辆卷起的尘埃还会降低隧道内的能见度。因此,通风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隧道内空气符合卫生标准和有足够的透光率。隧道通风主要是采用从隧道外部引进新鲜空气的方法。由汽车活塞效应所产生的交通风风量同自然风产生的风量总和,大于隧道内相应交通量所需通风量时,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即可,否则需要采用机械通风方式。隧道长度和交通量是选择通风方式的主要依据,此外还要考虑隧道种类、地形、地质、气象等影响因素。机械通风方式按风的流动方向可分为纵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前者风的流动方向与隧道轴线方向一致,后者风的流动方向与隧道轴线方向正交。路线坡度、海拔标高、车速以及隧道横断面面积,车流的构成等,对通风量均有影响。实现机械通风的主要设备是通风机,可分为轴流式通风机和离心式通风机。 隧道通风规定要求: 1 主风机安装必须满足通风设计的要求,洞内辅助风机应安装在新鲜
风流中;对于压入式通风,主风机应架设在距洞口大于30m、一定高度的高架上。 2 主风机应保持正常运转,如需间歇时,因停止供风而受影响的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 3 通风机前后5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停机。 4 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 5 当巷道内的风速小于通风要求最小风速时,可布设射流风机来卷吸升压,提高风速
七、上海长江隧道盾构直径?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长江隧道长约8.9公里,隧道内径13.7米,隧道外径15.43米,为世界最大直径盾构隧道。该工程的成功建设,开创了中国超大直径隧道施工的新纪元。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今年6月,长江隧道已与长江大桥实现了全线结构贯通。
据悉,到2010年长江隧桥实现通车后,从上海市区到达生态环境优良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仅需20分钟左右的车程。“一隧、一桥”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将对长三角经济圈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
作为国家特大型交通项目、“十一五”重大建设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该工程由长江隧道和长江大桥组成。长江隧道南起浦东五号沟,穿越长江到达长兴岛,再通过长江大桥连接崇明岛,北止于崇明陈家镇,全长约25.5公里,其中,长江隧道长约8.9公里,长江大桥长约10.3公里。
据介绍,长江隧桥工程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工程投资量大,单体工程投资达到126.16亿元;二是工程规模大,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三是工程科技含量高,桥、隧、轻轨三者结合,其中长江隧道工程使用的直径15.43米的盾构机的体量和连续推进7.5公里的距离都列为当今世界之最,工程建设中许多施工
八、山体隧道用盾构机吗?
现在修隧道都用盾构机机,可以提供效率。早先是用打眼放炮的人工劳作的。
九、盾构机隧道为何不塌?
盾构机隧道不塌的原因:盾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承受来自地层的压力, 防治地下水或流沙的入侵。
盾构法隧道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件有形的钢质组件沿隧道设计轴线开挖土体而向前推进。这个钢质 组件在初步或最终隧道衬砌建成前, 主要起防护开挖出的土体、 保证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的作用, 这个钢质组件被简称为盾构。 盾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承受来自地层的压力, 防治地下水或流沙的入侵。 隧道拱内圈的空洞由盾构本体防护,同时还需要其他辅助措施对工作面进行支护。
十、盾构机隧道没有地基吗?
盾构机隧道没有地基。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